中新网南昌12月1日电 (记者 吴鹏泉)12月1日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举行发布会,介绍江西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情况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江西中药材种植面积近五年增长了1.78倍,目前已经达到了334万亩。
12月1日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举行发布会,介绍江西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情况。吴鹏泉 摄
江西中医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杏林文化、庐陵中医、盱江医学流派和樟帮、建昌帮传承上千年;中药材资源丰富,有枳壳、车前子、栀子等多个品种道地药材。
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海涛在会上介绍,围绕“赣十味”“赣食十味”等道地中药材,江西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,重点是依托赣中道地药材、赣东特色药材和环鄱阳湖的药食同源药材三大药材产区,高标准建设赣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。
“目前,我们已经建成54个‘定制药园’,35个中药材品种建立了追溯体系,基本打通了从药园到药厂的供应链。”王海涛说。
江西还制定中药材良种繁育、种植(养殖)、采收、产地加工、储运等覆盖中医药全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,制定(修订)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、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等,全面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建设,完善中药饮片追溯平台建设,确保生产过程有标准、能溯源。
据统计,江西开展了91项中医药标准化研究,建立了8项国际标准、4项国家标准和8项地方标准。
在保障中药材质量、加强中药质量监管方面,江西省卫健委党组成员,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刘晓辉说,江西各级药品监管部门上下联动、横向协作,突出检查重点、强化隐患排查,形成一张覆盖中药生产全过程的监管网络。通过监检联动、交叉检查、重点企业“回头看”等方式,提高检查质量和效率;采取群众点单、监管部门抽样、检验机构检验的形式,抽检中药饮片。对查出的问题,进行限期整改,持续跟踪整改提升情况,并视情节轻重,进行查处。(完)
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(记者 徐婧)2023年京津冀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会1日在京举办。京津冀三地115家博士后设站单位、国家实验室、新型研发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博士后及科研岗位280余个,搭建人才招收、科研项目洽谈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。
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,本次活动重点面向博士、博士后及科研人才,京津冀地区博士后设站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,云集了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天津工业大学、河北工业大学、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、雄安创新研究院等115家京津冀地区博士后设站单位、国家实验室、新型研发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。
12月1日,2023年京津冀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会在北京举办。徐婧 摄
上述单位招收专业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量子计算、生物技术、农业科技等领域,提供博士后及科研岗位280余个。岗位需求排名前三的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、医药健康和新材料。
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李姓同学正攻读博士学位,将于明年毕业。她告诉记者,自己目前倾向毕业后进入高校博士后站,争取留校继续从事科研工作。在现场,她已经对几家单位进行了初步了解,准备向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投递简历。
当天上午,北京神州光大科技有限公司在现场收到了几十份简历。“公司需要科技人才加持。”该企业负责人说,公司将为每一名博士后量身定制发展规划,例如提供到高校交流和进修机会,根据博士后的研究方向设定工作内容,吸引优质人才加入。
本次活动增设“项目洽谈”专区,助力人才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深度融合。活动现场,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、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提出科研项目16项,计划投入研发经费近4000万元人民币。
近年来,北京市着力壮大博士后人才队伍,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,优化博士后站布局,组织京津冀博士后人才与项目引荐会、博士后学术交流等活动,坚持服务个性化需求和综合能力提升并重,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。
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搭建的平台,加强京津冀三地优质资源整合力度,促进科研项目落实。北京将进一步加强与天津、河北在博士后等青年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协同合作,在政策引导、资金投入、市场开拓、人才引进、项目合作等方面集聚优势,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链条。(完)